窦力鸣:中国人寿保险山西分公司原副总经理
在bwin必赢研究生教育发展论坛暨2023年研究生工作会议上的发言
各位老师,各位同学:
大家好!我是来自中国人寿的窦力鸣,很高兴参加这次会议。学院的邀请信中布置了一篇“小作文”,我把题目定为“唯有进步值得信仰”,根据学院的要求我谈三点。
要谈的第一点,是我的衷心祝福。站在此地,触景生情,我清晰记得,在2001年财大申请开设保险专业论证会上,我受聘为外聘教授,从那时起,与保险专业结下了不解之缘。如今,保险专业已走过了21个年头,向山西保险行业输送了大量专业人员,桃李满三晋,硕果累累。
2014年,保险专业建设再上层楼,成功获批保险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,学院秉承“教学实践双指导、学位论文双导师、业界全程参与、产学深度融合”的培养模式,让硕士专业教育颇具山西财大特色,为山西保险学界和业界所称道。
做为一名外聘教师,通过参与保险教学的点滴机会,借助与研究生讨论课题的交流平台,得以目睹保险专业进步的身影,听闻老师们学术进步的喜讯,感受年轻学子奋发进步的脚步,我不禁要为保险团队建设的成果欢呼雀跃,因为,唯有进步值得信仰,唯有进步者值得尊敬。
百尺竿头须进步,十方世界是全身。借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,我衷心祝福保险专业建设再上层楼!祝福各位老师教学研究双丰收!祝福各位青年才俊学业有成!老骥伏枥的我,也愿为保险专业建设摇旗呐喊、擂鼓三通。
要谈的第二点,是我的研究感受。与各位科班出身的老师和同学相比,我是个十足的“土包子”。大学学的是工科,与保险甚至与经济类毫不相干。命运的阴差阳错,让我在年轻的时候就迈进了保险的大门。
三十多年从业经历中,做过保险研究、财务管理、运营管理、风险管理、内部审计等。但最令人流连忘返的,是年轻时五年的专职保险研究,回望那段迷人的时光,我有四点感受,可做同学们的前车之鉴。
感受一:选题要做到“三个联系”。选题决定着研究工作的起点和方向,是课题研究最重要的开端。清代大学问家李渔就说过,“袖手于前,方能疾书于后”。大家是专业硕士,从事实务研究应该是基本的定位,研究选题应努力做到“三个联系”,即,联系实践、联系自己、联系导师。
联系实践,就是选择题目必须置身实践当中。保险业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的“小角色”,发展到今天资产近28万亿元的“大行业”,无论是产品的突破、市场的拓展,还是经营模式的变迁、管理手段的升级,都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,与火热生产实践相伴生的是无数值得思考的课题,过去如此、现在如此,将来也一定如此。实践是最好的出卷人,课题研究只有放在实践的大背景中,才可能进入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事非经过不知难”的境界。
联系自己,就是选择题目必须坚持志趣第一。如果导师没有指定题目,需要你自己选择题目时,你一定要坚持志趣第一,换言之,你必须对所选择的题目有浓厚兴趣,乐于对所选择的问题作深入的探讨。最简单的理由,是因为研究需要花费相当一段时间和巨大的精力。从读书、找资料、收集数据,到分析问题、撰写报告,如果没有兴趣,必定事倍功半。兴趣是一切行为的动力,探讨事物的兴趣与科学求真的精神,是作课题研究必不可少的前置条件。
联系导师,就是选择题目必须坚持虚心求教。在校做课题研究一定要与你的导师紧紧联系。多向导师交流你的心得和想法,多听导师的意见和评论,所谓“三人行必有吾师”,何况你的导师在专业教育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,剖析并撰写过无数篇研究文章,他们深刻地掌握了课题研究的方法和规律,有“传道、授业、解惑”的深厚功力,是年轻员工们课题研究成功的“快车道”,是提升研究能力的“加速器”,大家不应该见高人而失之交臂。
感受二:是学习要扎实“三项功夫”。课题研究不是水中花、镜中月,而是构建在基本的科学体系、学术理论和研究方法基础上的创造性工作。要有价值、高效率地开展课题研究,必须打牢自己的基本功夫,其中的保险、管理、法规这“三项功夫”对实务研究而言,是最为实用和当紧的。
所谓保险功夫,是说应该掌握保险的基本理论。大家是学保险的,将来大概率是要吃保险饭的,因此,保险是我们的主业,是我们的看家本领。深刻掌握保险理论是我们吃饭的基本功夫,是开展保险实务研究的基础支撑。保险原理、风险管理、保险精算学、人身保险、财产保险、再保险等基本科目,大家都应该耳熟能详、烂熟于胸。我自己就因为没有受过规范的保险基础教育,而在研究过程中常常有摇摇欲坠之感,会觉得底气不足、根基不实。
所谓管理功夫,是说应该掌握管理的基本方法。保险实务工作,是由一系列的决策、执行、监督行为构成的,形式上表现为对一系列制度、规范、流程的遵守和执行,其实质是公司对价值最大化的追求,是对其所拥有的人、财、物、信息、客户等资源的效率最大化的管理。因此,从事实务课题研究,应该掌握一般的企业管理规律,能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手法,特别是应掌握计划、组织、领导、控制的内在逻辑,这也是实务课题研究的基本功夫。
所谓法规功夫,是说应该掌握宏观的政策法规。行业的发展和公司的经营,都是在特定环境中进行的,其中,政策法规是重要的钢性约束。要做实务课题研究,就必须把宏观政策和监管法规放在重要位置。现实中的政策法规非常多,大家可以在《保险法》的总揽之下,按照“发展、风控、客服”的监管三角形结构进行分类积累,把问题放在政策法规的框架之中进行理解和分析,并及时关注监管政策法规的更新,这既是课题研究的重要背景也是课题题目的重要来源。
感受三:是研究要坚持“三个必须”。实务研究是一项科学的系统性工作,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”。在课题研究过程中,掌握和使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是非常重要的,特别是一些基本的原则必须贯穿始终、牢牢坚持,其中,事实、逻辑、和价值尤为重要。
所谓事实,就是要实事求是,要用事实说话。这是必须坚持的首要原则。大家是专业硕士,课题研究侧重行业实践是基本取向,必须以基本的实践为研究对象。同时,现代学科体系下,事实是用数据来描述和表达的,对待数据的态度,就是对待实事求是的态度。数据的获取、加工、运用等,都应该坚持科学的态度,运用科学的方法,切不可随心所欲,无中生有,凭空产生。一旦离开实事求是这个基石,课题其余部分即使做的再好,也只是空中楼阁、绣花枕头。
所谓逻辑,就是要论证严谨,要经得起推敲。遵循基本逻辑,是课题研究的底层思维系统,也是底层的操作系统。课题研究要能够进行由此及彼、由表及里的分析,要能够得到十月怀胎、水到渠成的研究结论,必须遵循形式逻辑的同一律、矛盾律、排中律,必须遵循辩证逻辑的对立统一、质量互变、否定之否定等规律,一旦违背这些规律,思维就会发生偷换概念,偷换论题、自相矛盾、形而上学等逻辑错误,科学的研究就无从谈起。
所谓价值,就是要贴近实际,要能文有所值。我们进行的课题研究,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,不是无病生吟,不是为了闹出“人饿了需要吃饭”这样的研究笑话。而是要解决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,要对现实经营中的矛盾给出解决方案。只有研究课题有价值,研究工作和研究者自身才有价值。因此,课题研究一定要切中实际,而不泛泛空谈;一定要新颖致用,而不拾人牙慧;作为员工,还建议大家要避免高度技术性的题目、避免摘要式的论文。
感受四:是写作要做到“三个有有”。一切的研究过程和结论,必须以文字形式表现出来,所谓“文以载道”。文字的目的是为了传播你的研究成果,并为读者所理解、所接受、所认同。在论文写作中,应该做到“有模有样”、“有板有眼”、“有滋有味”。
论文要“有模有样”,是说论文写作要守规范。尽管我们常说“文无定法”,但其前提是“文有定式”,是在掌握“定式”条件下的“无定法”。因此,论文写作首先要遵循论文写作标准规范,比如,学校的《研究生学位论文基本要求与写作规范》,“标题+引言+正文+尾部”这样的基本结构,就是论文的“外貌模样”,它构成文章的外结构,是论文写作首先要做到的,就是要让读者从外观上,看到你的文章“长”的像论文,是“有模有样”的论文。
论文要“有板有眼”,是说论文写作要合规律。一般文章的“起、承、转、合”,体现在应用文中就是“为什么、是什么、怎么样、怎么办”,这种普遍的思维逻辑,构成文章的内结构,本质上是事物自身的规律和发展逻辑,比如,保险公司利润源自“三差”的经营原理,综合成本率是控制成本“总开关”的管理规律,监管的偿付能能力风险管理规则,财政部保险公司经营考核规定,等等,都是论文写作的“板”和“眼”,是研究论文能立起来、站得住的“龙骨”。
论文要“有滋有味”,是说论文写作要有特色。要把自己的独立思考、独特观点表达出来,就要精心提炼主题、谋划布局、确定重点、选择措施;要用好数据、文字、图表,做到过去与未来、刚性与弹性、理论与实践、定性与定量的多方统一,把文章写的“有滋有味”。另外,大家做课题时,尽量要选“微课题”、找“小切口”、写“短句子”,这样你才能对自己的文章把的住、放的开。宏大叙事的文章当然有力量之美,但尺幅千里见微知著又何尝不能巧夺天工。
要谈的第三点,是对选题的一点建议。受眼界和思维的限制,我把自己的选题框架向大家报告,就是简单的“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”。
所谓的“一”,是指实务研究围绕的一个主题。这个主题就是行业和公司的高质量发展。这既符合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,是行业监管者的一贯要求,也是行业和公司的共识,更与保险专业硕士的定位相一致。
所谓的“二”,是指实务研究涉及的两个行业。财产险和人身险,尽管有一些相通之处,但无论基本原理,还是经营模式;无论是管理特点,还是底层逻辑,都存在着根本的不同,因此,要尽早明确自己的研究定位,要在一个方向上“一门深入”,“坐十年冷板凳”,下“一万小时功夫”。
所谓的“三”,是指实务研究遵循的三项约束。这三项约束是监管、需求和技术,其中:监管政策是开展实务研究的强约束,研究要在这个框架中展开;公司经营需求是实务研究的硬约束,研究必须以满足需求为目标;研究方法手段是巧约束,研究要采用恰当的方法与技术。
所谓的“四”,是指实务研究的四个分类课题。在高质量发展这个永恒主题下,可分别就公司的战略管理、运营效率与效果,资产保值与增值,经营行为合规与合法这四个大方面展开,从而构建起四个分类课题领域。
所谓的“五”,是指实务研究的五个观察角度。在确定课题和方向之后,从哪个角度切入进行观察和分析,就是研究路径的选择。有五个角度可做为我们分析的角度,即,治理、价值、运营、财务、风控,当然,还有许多的角度,我只是举例而已,但无论选择哪个角度,一定要选择你的强项。
同学们,上面说的三点,可归纳成一句话:课题研究是思想的产物,也是实践的结晶,课题研究有定法,也无定法,毛泽东主席讲的“实践——认识——再实践——再认识”,是颠覆不破的真理。大家面对火热的行业变革,多实践、多阅读、多思考、多动笔,是最有效的途径。因为,我始终坚信:唯有进步值得信仰,唯有进步者值得尊敬。
最后,要再次感谢bwin必赢,让我这个“土包子”有机会班门弄斧、抛砖引玉,有机会聆听各位专家发言并向大家学习。谢谢大家!(本文根据专家学者发言整理而成)